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鸡汤文"背后藏高收益产业链 内置广告带来误导

2018-03-25 13:43:04  CE.newsYan.CN   去360搜 BaiDu搜

大多数鸡汤文是没有营养的,甚至可以说只是流食为获取流量而写的鸡汤,赚钱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微信朋友圈里时常出现各类鸡汤文,不少老年人热衷

大多数“鸡汤文”是没有“营养”的,甚至可以说只是“流食”——为获取流量而写的鸡汤,赚钱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微信朋友圈里时常出现各类“鸡汤文”,不少老年人热衷于将“心灵鸡汤”甚至谣言频频转发给亲戚朋友。日前,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很多“鸡汤文”背后暗藏着一条收益不菲的产业链条。

“鸡汤文”是近些年来流传于网上的一些“正能量段子”,但大多都过于强调某种片面因素,比如励志、坚持、乐观等,而忽略了其他对于达到目标也非常重要的方面。从“吃这些等于慢性自杀”到“人生不得不提的30个忠告”等,因其经常能直击读者内心所需,所以广受部分网友欢迎而被疯狂转发。

人们之所以乐此不疲地相信和转发,原因在于这些“鸡汤”契合了某种心理需求。比如,中老年人关注养生滋补、防病消灾类的“鸡汤文”,多是身体不好,大病小痛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出现,或者某些知识结构存在不足,对一些伪科普文章缺乏合理判断;一些年轻女性则喜欢诸如“如何让老公听话”“怎样掌握家庭财政大权”等文章,多是不够自信或精神焦虑等……“鸡汤文”“滋补”人们的需求,而人们的需求反过来又刺激了“鸡汤文”成批量、成规模、成产业化的发展,某种意义上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鸡汤文”除了制造垃圾信息,内置的广告还会带来误导,甚至本身就是披着正能量外衣的骗局。有多家媒体都报道过有网友因“喝鸡汤”而上当受骗,甚至惹来电信诈骗的案例。

事实上,“鸡汤文”只是网络“爆款文”的一种,不论是夺人眼球的标题,还是无病呻吟、故作姿态的内容,本质上基本大同小异,都是由专门的微信公号或者APP等平台进行创作和分发,转发附带广告的文章可以获取分成。有媒体曾报道,每转发或点击一次可以获得1到6分钱,而一篇10万+文章,转发平台可获得3万元左右的灰色收入。说白了,写“鸡汤”的人不是为了让你“备受鼓舞”“豁然开朗”,而是把你卖了还让你帮着数钱。

应当承认,大多数“鸡汤文”是没有“营养”的,甚至可以说只是“流食”——为获取流量而写的鸡汤,赚钱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因而,遏制“馊鸡汤”“流量文”、防范上当受骗,应当成为信息平台、用户和相关部门的共识。

为此,有关方面已经行动起来,比如微信官方曾发布公告,称将对某些诱导行为进行处罚;去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也开展整治工作,首次将新媒体账户列为重点整治对象。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相应监管能够跟得上、更完善的同时,用户自身的辨别能力和防骗意识也能大踏步前进。

网上有一段“反鸡汤”文:假如今天“鸡汤”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鸡汤”还会继续欺骗你。但愿人们能学会辨别真假与是非,让这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砒霜”少一点,再少一点。

责任编辑:龙爱江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或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中有涉嫌抄袭或侵犯您的权益的内容,请将投诉发送邮件至: china_tousu@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部资讯网:XXX(署名)或中部经济资讯网:XXX(署名)”,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QQ29560441联系;凡本网注明“原来源链接:XXX(非中部经济资讯网)”的作品,所涉及的内容均由提供商提供,仅代表内容提供商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内容均属自动采集或转载,目的在于传播讯息;其他媒体如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由此产生的法律问题与本网无关。手机版 请点击WAP版    关闭

评论

.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